日期:2023-07-10 09:44来源:宜昌市商务局
责任编辑:宜昌市商务局阅读量:

  今年以来,我市贯彻实施《2023年宜昌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》,推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,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
  一、服务外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

  今年上半年,全市新增注册服务外包企业91家,488家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、执行额分别为7.5亿美元、6.38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2.2倍、2.1倍;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139.8万美元,同比增长11.2倍。1-7月,全市512家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、执行额分别为8.6亿美元、7.1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158%、159%,活跃企业同比增加284家;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8807.3万美元,同比增长9.9倍;活跃企业数量、执行额、离岸执行额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64%、47.3%、51.1%。

  从业务结构看,上半年,我市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(ito)、业务流程外包(bpo)和知识流程外包(kpo)执行额分别为2.06亿美元、1.48亿美元、2.84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89.7%、311.9%、363.3%,占比分别为32.2%、23.2%、44.6%。

  从国际市场看,上半年,承接欧盟、法国、印度尼西亚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628万美元、1381万美元和1118万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13.1倍、34.5倍和14.8倍,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67.2%。承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063.7万美元,同比增长14.6倍,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33.8%。

  从吸纳就业看,截至2023年6月底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1.79万人,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.5万人,占比55.2%。

  二、202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

  (一)明确工作目标,层层压实责任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印发《2023年宜昌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》,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。马泽江市长、张金安副市长分别于3月22日、5月30日召开全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会,安排部署推动重点工作落实。5月,省商务厅印发《关于2023年一季度全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》,对宜昌市服务外包统计监测工作给予表扬和肯定。二是做好综合评价。认真做好2022年度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工作。根据《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服务外包发展情况的通报》,宜昌市执行额在37个示范城市中居第32位,较2021年上升1位,增速排名第1。三是形成工作合力。市发改委、市司法局、市人社局、市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将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;当阳市、长阳县、伍家岗区将全年目标分解到各相关县直、区直单位和镇(街道),夷陵区、兴山县、秭归县印发了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点,西陵区、枝江市摸底辖区外贸企业、工业企业建立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培育库,宜都市专门汇编服务外包统计制度、各级政策、业务知识手册入企宣传。

  (二)提升创新能力,推动转型升级。一是优化创新平台搭建。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创新平台,绿色化工领域,三峡实验室加速攻关磷化工关键核心技术,三宁化工武汉研发基地建设顺利推进;生物医药领域,支持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、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重组共建“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”加快推进,并与湖北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合作开展以酵母源为基础的动植物、农用微生物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;清洁能源领域,推动宜化集团与三峡大学共建分析测试中心和储能产业学院揭牌,推进宜昌邦普循环9500平电池材料研发中心建设;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,依托东土科技,成功组建湖北数字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揭牌运行,曙光(宜昌)创新综合体宜昌先进计算中心项目被认定为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”。二是细化创新主体培育。科技部门持续开展“创新主体培育在一线”服务基层活动,安琪、兴发等11家企业荣登年度湖北省“百强高企”榜单,比上年增加2家;587家企业提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,581家企业完成注册申报,第一批认定评审通过176家。三是强化创新技术支撑。全市建成5g基站15652个,建成工业企业宽带专线4063条。建成4个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(微特-起重机行业,亿立能-水利行业,升思-建筑行业,中南鹏力-海洋探测行业),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  (三)吸纳人才就业,提升发展效能。举办2023年宜昌市春风行动暨服务外包企业专场招聘会,联合智联招聘宜荆荆运营中心组织开展2023宜昌市春风送暖云聘会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,41家服务外包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00余人。创新培养模式。全面开展“订单式”服务外包人才培养,2023年全市职业院校与本地骨干企业新开设服务外包类订单班19个;开展“岗、证、课”三位一体教学,全市职业院校有近300余名学生取得“1 x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初级、中级)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省级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作用,采取“进企培训”“菜单式”“互联网 ”等多种培训模式,今年以来累计培训人数超过5000人。

  (四)扩大对外交流,强化成果展示。组团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,服博会组委会对我市参展工作发来感谢信并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。组织参加第九届上交会,推介4款首发创新产品,中科升哲创新成果获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栏目宣传推介。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院传媒中心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分别来宜考察指导服务贸易、服务外包工作。《服务外包》杂志第4期以《宜昌:打造中西部非省会城市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新高地》、《中国外资》杂志以《以服务外包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》为主题,推介宜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成果。

  (五)积极向上争取,加强政策保障。兑现2022年度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223万元。争取金宝乐器获批2023年中央经贸发展资金(文化贸易事项)56万元。组织金宝乐器申报2023-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。贝迪克凌云飞机、安琪酵母申报入围2023年中央经贸发展资金(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事项)项目。宜都市整合省级“提升示范城市整体竞争力”项目资金,为12家企业兑现奖补16.8万元;长阳县、夷陵区拟出台服务外包配套政策,支持本地扩大增量、做强存量。

  三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
  (一)抓结果化导向,促服务外包评价进位。坚持结果导向、目标导向,对照《2023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工作要点》和综合评价评分体系,通过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、每月通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、每周指导培训一个县市区重点企业的模式层层传导压力、层层压实责任,坚决完成全年活跃企业800家,服务外包执行额15亿美元、离岸外包1.73亿美元目标任务。提前谋划部署2023年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资料准备工作,找短板、强弱项,做到查漏补缺。

  (二)抓特色化培育,促服务外包聚集发展。依托宜昌数字化基础,加快东岳庙数据中心二期、三峡大数据产业园二期、点军北斗产业园、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支持引导点军区、宜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申报创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(园区)。巩固提升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、示范园区创建成果,培育储备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(园区),加强对示范载体发展服务外包的指导和支持,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。

  (三)抓标准化建设,促服务外包夯实基础。制订《宜昌市服务贸易(外包)公共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联合认定一批在技术研发、人力资源、信息咨询等方面贡献突出、效益明显的平台企业,鼓励企业加强十三项国际标准认证。深入推进储能产业研究院、数字制造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,健全完善具有宜昌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。

  (四)抓科学化统计,促服务外包人才培育。组织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赴各县市区、重点园区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培训,尤其加大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剥离、入库、纳统,开展服务外包企业攻坚行动,提升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和水平。加强校企培训合作,积极建设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等为重点学科的职业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、培训基地。瞄准服务外包企业用工需求,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会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和渠道。

  (五)抓国际化拓展,促服务外包外循环通畅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服务贸易类专业展会,指导企业线上线下注册参展,搭建云展台,加强对外宣传,推广“宜昌服务”品牌,拓展国际市场,做好成果统计宣传,争取参展参会取得预期成效。

  (六)抓制度化激励,促服务外包转型升级。加强向上争取,强化与商务部、省商务厅对口联系,通过调研考察、定期汇报、发送简报等方式汇报本市措施成效,力争更多优势项目、资金政策向我市倾斜。出台本级政策,加快修订出台《宜昌市鼓励外贸外资发展若干措施》,加大市级财政对服务外包业务的投入,引导县市区进行政策配套,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。

网站地图